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 楼市资讯 / 正文
正在阅读:有轨电车带你玩转滨江路 重庆提26项规划 治理提升两江四岸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有轨电车带你玩转滨江路 重庆提26项规划 治理提升两江四岸

转载 发布:2019/10/28 11:34:08 来源:重庆晚报 [微博] 41992 阅读


?优化滨江功能

 ?打造亲水空间

 ?利用闲置空间

“两江四岸”怎样治理提升?10月24日至25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情况调研,并召开情况汇报会,听取市级有关部门和渝中区、南岸区政府关于“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记者了解到,围绕滨江路外侧、滨江路内侧和滨江路3条主线,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对“两江四岸”近远期治理提升工作提出26项规划指引。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受访者供图

滨江路外侧规划指引9项 打造多样化的亲水活动空间

9项滨江路外侧规划指引包括优化岸线功能、修复生态水岸、保护特色景观、合理组织交通、完善滨水步道、分类整治护岸、打造亲水空间、治理环境污染以及规划眺望系统。

这些措施包括,调整优化滨江岸线功能,搬迁置换现有的仓储物流、批发市场、货运码头等,以休闲游憩、提升活力为目标进行岸线优化。结合旅游资源,将有条件的货运码头改造为旅游码头,保留必要的消防、水上救援、环卫等码头。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现状货运码头、餐饮船舶应取缔或迁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滨江路实施交通管制,并注重方便市民下穿滨江路接近水岸的人行交通组织。贯通现有滨水步道,延伸至100公里,有机串联沿江的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多方式构建完整、连续、多层级的滨水步道系统。

此外,根据消落区现状及资源环境条件,重点结合滨江公园、广场、湿地公园、亲水码头等打造多样化的亲水活动空间。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在不同水位规划多层次亲水活动场所,开展大型水上活动的专题策划研究。结合规划的滨江广场、滨江路人行道、城市阳台等,打造富有山城特色的滨水景观眺望系统。

滨江路内侧规划指引10项

发展传承轮渡索道缆车等交通方式

10项滨江路内侧规划指引包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优化天际轮廓线,提升建筑颜值和山城夜景,策划精品游线等。比如,严格控制“两江四岸”滨江沿线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与建筑布局形式,注重前低后高,预留通廊,保证背景山体的可见度,保证江面的可见宽度。

此外,按照“面上优化、局部修补”原则,分类开展城市设计。已建区开展修补型城市设计,未建区开展管控型城市设计,提升“两江四岸”建筑立面品质和群体空间形象。推进“两江四岸”主色调研究,加强城市色彩管控。

同时,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加强水陆互动体验。发展传承具有山城江城特色的轮渡、索道、缆车、户外电梯等交通方式。

滨江路规划指引7项

开行新型有轨电车线路

7项滨江路规划指引包括加快推进未建规划滨江路的实施,现状滨江路原则上不得进行拓宽,避免进一步侵占江面空间。

在公交覆盖方面,推进城区段滨江路公交线路全覆盖,改变主要通过私家车到达滨江路的现状。有条件区段开行新型有轨电车线路,利用九龙半岛成渝铁路线,改造开行旅游观光电车。

此外,新建滨江路的选线应按规划后退水岸线。在半岛区域,滨江路应整体后移,在半岛前端留出一定规模的滨水开敞空间,滨江路平面及竖向设计,应注意随地赋形,减少对原生地形地貌的破坏;按照不同主题对滨江路进行分段景观设计,强化滨江路多样化特征。

新闻链接

去年底,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治理实施范围为沿长江,上起九龙坡区西彭镇,下至江北区五宝镇。沿嘉陵江,上起北碚城区,下至渝中区朝天门,河道中心线长度约180公里,两侧岸线共约394公里(含江津段30公里)。

治理提升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2018至2022年)重点治理提升主城中心区域的滨江地带,总长109公里,包括嘉陵江北岸(高家花园大桥-大佛寺大桥)17.8公里;嘉陵江南岸(双碑大桥-朝天门)16.3公里;长江北岸(鱼洞长江大桥-朝天门)34.3公里;长江南岸(龙洲湾-寸滩大桥)40.6公里。远期为剩余的约285公里。

相关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