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8.6% 重庆打造西部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标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重庆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8.6% 重庆打造西部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标杆

转载 李开波2024/02/27 09:28:1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作者: 142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可谓是开创了新局面。


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259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8.6%;截至2023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6万亿元、5.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9.8%


今年,为扎实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重庆将深入实施智融惠畅工程,聚焦绿色金融、数字金融、金融开放、普惠金融等领域持续发力,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现代产业体系质效及金融服务重大战略能力,努力打造西部地区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标杆。


绿色贷款在新增各项贷款中占比超三成


春节假期后,重庆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海辰储能)一期一阶段项目已投产的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抓紧完成排产订单。与此同时,该公司一期一阶段剩余生产线也在抓紧建设,预计3—6月将各有一条生产线投产。


重庆海辰储能的顺利建设与投产,与农行重庆市分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密不可分。


20226月,重庆海辰储能在铜梁区成立。当年,农行重庆市分行就将其作为绿色金融的重点支持对象,并于2023年向重庆海辰储能提供了近2亿元的绿色信贷资金支持。2024年开年后,该行又陆续向重庆海辰储能发放4笔绿色贷款,贷款金额共计达6080万元。


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重庆来说,发展绿色金融,还是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重点任务之一。


发展绿色金融,重庆也有自身优势——20228月,重庆获批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全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如何才能打好试验区这张?一年多来,重庆以构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等五大支柱为抓手,阔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2023年,全市新增绿色贷款在新增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达32%;截至2023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超过6800亿元,较年初增长逾1600亿元,同比增长31%,是2019年初的3.9倍。


今年,重庆将高起点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率先探索构建绿色低碳金融体系,着力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如,将深化绿色金融地方规范和标准建设,推进两江新区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用能权等交易市场,拓展碳惠通平台功能,扩大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等贷款规模;探索构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构建金融机构资产组合碳强度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绿色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从严把握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的信贷投放等。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近两成


有了可线上支取的900万元专精特新贷信贷资金,我们公司运转资金更加充裕,拿到了更多订单。近日,谈起一笔银行贷款,重庆元创自动化设备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元创)相关负责人对银行竖起了大拇指。


前段时间,这家专精特新企业拿到了一笔大订单,但却面临生产资金不足的难题。获知此消息后,工行重庆渝北支行迅速与元创公司对接。在了解到该公司缺乏足值抵质押物的实际情况后,该行决定利用专精特新贷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随后,重庆元创相关负责人在线上提出贷款申请。3天后,该公司就拿到了900万元信用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工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专精特新贷是该行为重庆市内专精特新企业量身打造的线上信用融资产品。作为该行发展数字金融的成果之一,该产品不需抵质押物,企业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自主提款、还款。截至目前,该行专精特新贷已累计支持重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余户,贷款余额达到近20亿元。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要推动金融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过,目前不少中小微市场主体还面临抵质押物不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融资痛点


为解决上述难题,重庆的做法是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创新普惠金融服务。近年来,重庆联合搭建了渝企金服”“渝快融”“渝普金链”“长江渝融通”“金渝网等数字化融资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末,这些数字化融资服务平台已累计助力30万家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初步奠定了信用大数据赋能金融发展的基础。


得益于数字金融的发展,重庆在打通普惠小微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5478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2023年全年增加859.9亿元,同比增长180.8亿元。


重庆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重庆将集成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加快金融部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与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综合应用信息充分共享、功能高效协同;推动金融数据集成共享,探索构建金融大脑,全面推动金融、产业、企业、信用信息等数据集成共享。


通过高水平开放提高金融业发展能级


重庆某公司从事进口贸易,采购货物需向境外出口商全额支付货款。今年1月,因境内销售回款面临4—6个月账期,该公司产生了融资需求。


针对其融资需求,中信银行重庆分行与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以铁路提单质押融资的方式,向该企业提供授信3000万元,并于今年1月放款110万元。这也是全国首笔铁路提单质押融资业务。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铁路运输单据的物权属性一直未明确界定。受此影响,此前,利用此类单据直接办理质押融资尚未实现有效突破。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全国首笔铁路提单质押融资业务在渝落地,是重庆金融业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铁路提单物权属性认定的有益实践,为贸易项下铁路提单质押融资探索出了可行途径。


重庆,正在通过高水平开放,提高金融业的发展能级。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给出的定位,西部金融中心未来将建成立足西部、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中心。根据这一定位,西部金融中心必须具备国际性,在国内外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重庆如何才能打好这张国际牌?突破口,在于以内陆金融开放创新,推动金融互联互通。


近年来,重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金融开放创新举措,金融开放阔步向前:启动企业外债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开展跨境人民币便利化试点;在全国首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在中西部率先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试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探索形成覆盖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和国家全域的市场交易网络和金融服务体系,等等。


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实现跨境融资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截至2023年末,仅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就帮助企业实现跨境融资超200亿美元;2023年,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2875.4亿元,其中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2708.6亿元,居中西部第一。


乘势而上,2024年,重庆将多措并举加强金融开放合作,更好地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赋能。为此,重庆将深化中新金融高质量合作,全力打通中新理财、ETF、债券、票据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加快建设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中新(重庆)金融合作产业园。同时深化渝港金融合作,用好香港资本市场,探索构建双向投融资通道,推动两地在财资中心、离岸市场、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迭代升级。重庆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读重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2023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259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8.6%


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6万亿元、5.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9.8%


新增绿色贷款在新增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达32%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5478亿元,同比增长18.6%


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2875.4亿元,其中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2708.6亿元,居中西部第一


数据来源:重庆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