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比利时恐袭,“跨国暴恐”便道何时关闭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国际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比利时恐袭,“跨国暴恐”便道何时关闭

转载 2016/03/24 04:28:0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本站 15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布鲁塞尔乃至西欧许多都市,其捷运系统多采用开放式,安检措施聊胜于无,这为恐怖分子从容作案和快速“转场”提供了便利。

当地时间3月22日上午8时许,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和市区地铁站接连发生三起爆炸,截至北京时间22日22时许,爆炸共造成34人死亡,约170人受伤。爆炸引发国际舆论普遍谴责。

这是战后布鲁塞尔所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痛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是迄今最靠近“欧盟心脏”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一次。

去年11月13日,法国发生震惊世界的巴黎恐袭事件,事件涉及8名直接参与袭击者和众多幕后策划、窝藏者,而这些人中许多都是居住在布鲁塞尔市郊的北非裔穆斯林,其中包括主嫌阿巴乌德等。去年圣诞节后,比利时警方曾对布鲁塞尔、列日两地郊区“重点社区”进行排查,发现大量暴恐线索,但此次3·22事件表明,仅靠这种特别行动,不足以消除暴恐隐患。

如许多分析家所言,比利时在西欧国家中较早意识到异文化地区移民大量涌入和聚居,可能对社会安定构成隐患,并早在几十年前便开始采取一些疏导防范措施。但大批来自北非等地的移民、难民抱团之下的半封闭性质“边缘化社会”,已经形成。上世纪90年代后半叶,比利时进入经济转型期,布鲁塞尔周边多个老工业区大批企业倒闭,大量蓝领熟练工岗位消失,很多穆斯林和非洲裔移民也失去最直接集中的就业源。这造成部分丧失希望的移民更自我封闭,而原教旨思潮便趁机填补了这个“空洞”。

要看到,国际恐怖势力早已驾轻就熟地将原教旨网络,改造成扩充势力、招募兵源、收集恐怖经费的“物流体系”。而对这一“物流体系”,长期以来国际社会或视而不见,或掉以轻心。申根协定的签署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却因配套设施的不齐全,客观上又令“跨国暴恐”更添方便之门,“本国反恐”却横生掣肘之梗。

巴黎恐袭后就有人称,莫伦瑞克乃至布鲁塞尔成了“欧洲原教旨暴恐中转站”,若这一“物流体系”及其成因得不到重视警惕,“暴恐中转站”就能轻易利用“欧洲无疆界”的便利和原教旨网络、边缘化社区两大温床,在某些地方重新滋生。

而比利时其实对恐怖主义威胁也已提高了警惕,去年底将恐怖警戒级别提升到2级,3·18抓获巴黎恐袭中唯一长期在逃的阿卜杜拉姆后提升至3级,眼下更提高至4级(最高级),但高等级戒备下的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对其可持续性提出了高要求。

相较之下,更应尽快修复的问题或许在于,布鲁塞尔乃至西欧许多都市,其捷运系统多采用开放式,安检措施聊胜于无,这为恐怖分子从容作案和快速“转场”提供了便利,2015年8·21巴黎高铁未遂暴恐案,嫌犯卡扎尼就利用这漏洞险些制造了惊天大案;此番三起连环爆炸,一起正发生在捷运系统内,另两起虽发生在设有安检关卡的机场中,却爆炸于安检系统管制范围外的出发大厅。


显然,若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捷运安检模式,3·22式隐患仍很难被防范和排除——问题在于,人们究竟愿意和能够为反恐和社会治安,牺牲多少生活便利?而这,也是摆在比利时乃至其他某些国家人们面前的难题。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